400-0990-118

首页 智能停车资讯

解决停车难题,要有21世纪的眼光

小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的城市,必然要求越来越宽的路、越来越多的停车场、越来越短的红灯时间,而当人们转而追求“和谐宜居之都”、当城市老龄化日益成为现实、当土地使用已接近临界,对汽车加大约束也在所难免。

针对停车难的整治,北京市做了不少准备并不断升级,其中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近两年进行了详细的停车位普查。停车位普查四要素:停车有位、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四项内容中,有足够的停车位无疑是决定其他三项举措的关键,需要政府部门多操点心,而后三个则需要停车人真正改变使用习惯。


就治理思路来看,早一点把相关数据公开非常关键。截至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71万辆,而对于停车位的数量,根据一些媒体的梳理和推测,即使按照车辆数和车位数1∶1来配比,大概也有四成到五成的缺口。备案停车位较多的朝阳居住区,也是平均3户一个车位,较少的顺义居住区则高达14户一个车位;全北京只有石景山区首钢地区和八大处地区为绿色(停车位充足区域)。事实上,一台车既要在居住区停放,也要在工作区停放,1∶1的配比也许并不够用。基于生活感受和媒体报道,当前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好好停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车位缺口有多大、分布情况如何、市民停车习惯等关键信息应迅速摆上桌面,引导全社会理解,一起来把问题想透、把对策弄准。

治理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消灭了老毛病,往往还有新问题。以前千方百计都没禁住的黑摩的,逐渐被共享单车挤走了,可又滋生了人流量大的地区单车的占地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并不缺少解决停车难的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一些小区的错峰停车、闲置办公和商业车位的夜间开放、停车APP的整合引导等,都在紧张条件下优化了停车状况。然而,类似的探索要深入和普及,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一起打好配合。有些新问题的解决,其实已经超出了交管部门的职能,需要多个部门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共同努力。


盛世e泊车,为客户提供舒心、质量便捷的智能化停车服务,全力以赴为缓解社会“停车难”问题而努力。
咨询电话:4000-9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