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一夜只收9元
一位杨姓负责人称自己管理着两个停车场共141个车位,而现在的收入刚够给员工发工资,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坐地赚钱”。该负责人管理的两个停车场都位于小区附近,来此停车的车主大多是附近小区的居民。按照停车服务收费标准,车辆在此停放一夜也只能收取较多9元钱的费用。该负责人雇的5个收费员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再扣除场地等其他费用,该负责人直呼不赚钱。同时,该公司对于收费员私自加价的行为也制定了从罚款到开除的一系列规章。收费员私自加价三次以上即会开除。
15分钟免费带来管理难
对现行的停车服务标准,另一家不愿具名的停车服务公司负责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位负责人表示15分钟免费给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在具体的收费过程中,部分车主即使停车超过了这个时间也会声称自己并未停放这么长时间。按照这种说法,停车收费员采取“5元不限时”的收费方式似乎成了无奈之举。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其运营的停车场大多位于便道上,设置停车栏杆并不现实。设置咪表一方面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如何管理同样存在问题,这也是他们迟迟未能上马咪表的原因之一。
主要为吸引客流
在市区的所有停车场中,各大型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收费一直被认为是较为规范低廉的。这其实与这些停车场的定位不无关系。某商城负责人表示,虽然有478个泊位,但直接为停车场服务的工作人员就有20个,加上商场的会员日免费开放,停车场本身并不赚钱。他们设立停车场更多是从吸引客源的角度出发的,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更多会从服务客户的角度算账,停车场对他们企业创造的价值其实在于吸引客户到店而产生的间接收益。
层层转包成管理死结
事实上,层层转包屡禁不止也成了停车场管理乱象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按照相关规定,市区停车场的管理和收费只能由各停车服务公司来负责。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各停车服务公司的“老板”不可能到一线收取停车费。通常的做法是一个停车服务公司将旗下的停车场转包给运营者。运营者再按照路段将车位承包给收费员。而上述流程只是一个较简单的转包流程。事实上,真正的转包过程可能更为复杂,涉及的层级也更多。车主们所缴纳的高额停车费经过层层转手,真正交到主管部门的费用实际上非常有限。承包制的收费模式不改变,乱收费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阅读: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逐渐变成熟
黑停车场可能较赚钱
除了有合法手续的正规停车场,没有证照的黑停车场也成了停车乱象的一大顽疾。事实上,查询以往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在省会的植物园、山前大道附近和市区内的一些地点,没有任何手续也未经审批的黑停车场屡禁不止。往往是执法部门刚刚取缔,过不了几天这些黑停车场又再次开门营业。黑停车场屡禁不止,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是原因之一。以一家停车场为例,按80个车位,每个车位每天停车3次计算。每次收费10元,一年就有86.4万元的收入进账,收益相当可观。
如何规范停车场运营管理,升级停车场服务,成为每个管理负责人思考的问题。盛世e泊车,作为安徽省停车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专业提供智能停车场一站式服务,从投资建设、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到智能改造,解决后顾之忧,做您身边的智能停车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