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场PPP项目该如何发展呢?
一、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参与立体停车库项目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及,2015年8月3日,发改委等七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停车设施,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采用放弃可能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
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几个部委就曾提出过要在停车场建设运营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然而由于市场不成熟,定价机制的落后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政策推行一直受阻,社会资本在面对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时往往也是望而却步。
《意见》出台后,运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立体停车场逐渐受到多地政府的青睐,首都北京市政府首先发布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立体停车场建设,在各省份在2015年上半年陆续发布的PPP项目中,立体停车场项目也并不鲜见。
投资者日渐热衷于停车场投资不光是由于停车费因素。根据《鼓励和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办法》,以PPP模式兴建立体停车场除了给予产权证外,还允许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地上公共停车楼或地下公共停车泊位达到200个(含)以上的,可配建可能比例商业面积。这意味着,只要够规模,可加入车辆清洗、维修、美容等商业项目和设施。
二、PPP项目建设案例
2016年1月6日,全国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在陕西省杨凌康乐路开始试运营,可供248辆汽车同时停放。这是杨陵区市政局与该公司以PPP模式进行的合作。
所谓的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公司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三、发展问题分析
需求空间巨大,政策支持给力,企业较积极。然而,这一各方寄予厚望的PPP项目却遭遇了一些“成长的烦恼”。
目前的城市停车设施PPP项目,一般由政府提供土地和车位补贴,企业通过二三十年的收费实现盈利后,将管理权交还政府。收费标准一般由企业按照市场标准定价,政府实施监管。各地政府普遍欢迎社会资本投资建立体停车场,但不少PPP项目上得有点盲目。有的刚投入使用就超负荷运转了,有更多的钱可赚却赚不了;还有的车流量太少,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达到设计规模,较难回本。相关阅读:互联网停车五种模式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立体停车场PPP项目盲目上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划滞后,对较多城市而言,规划滞后既是造成停车难的重要原因,也是缓解停车难的一大瓶颈;另一个原因是操作不规范,一些地方为了挤进PPP示范项目名单,获得政策支持,较多基础工作都没做扎实,就急急忙忙把项目报了上去。
盛世e泊车在替大项目投资建设停车场时,会先从城市的交通网络着手,再缩小到一个区域内的交通状况,较终细化到停车场的每个细节,营造美好停车环境,让城市停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