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规划设计公司小编介绍停车场在城市中的布局应当综合考虑城市分区的功能和城市道路网的特征等因素。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停车场的分布应当根据服务对象(设施、车辆的种类)、性质配合城市停车政策来确定。例如,主要服务于外来货运车辆的停车场应当设置在城市外环路、城市的出入口道路附近;市内公共停车场应当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施,并在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机场、车站、码头附近,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附近,以方便换乘。
通常情况下,停车场的选址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1)服务半径(步行距离)
这里指泊车者从停车场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由于是步行,泊车者期望这段距离越短越好。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泊车者的步行时间以5~6min,距离为200m以内,较大以不超过500m为宜。
(2)停车场的可达性
这里指泊车者通过城市路网到达停车场的难易程度。停车场的可达性越好,被泊车者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3)建设费用
这里指包括建筑费用,征地拆迁费用以及环保等的总费用。它和停车场的使用效率一起,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停车场的社会经济效益。
(4)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
这里指在停车场的使用年限内,与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相适应。
(5)保护城市文化、古建筑和景观
未来满足旅游交通的需求,应当在城市内名胜古迹、郊区风景旅游点附近设置。但是,考虑到城市文化、古建筑以及景观的保护等问题,停车场的选址应当距离被保护对象具有适当的距离。
(6)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等)的地下空间,可以既有效利用了空间,又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景观的问题。
上述有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应用时要根据城市条件以及当前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舍取。
例如,在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较多地采取在公共设施的地下建设停车场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加大了停车场的建设费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较难普遍采用。
以上便是停车场选址主要应当考虑的因素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停车场规划方面的资讯,请咨询4000-990-118